热点资讯
鱼台县鱼城镇:习惯“抡花”饰演闹元宵 场面神似“大片”
发布日期:2023-09-14 16:02 点击次数:195
中国山东网济宁3月5日讯 (通信员 惠振华) 农历正月十五日傍晚,在鱼台县鱼城镇中东北村文化广场上,锣饱读喧天、吵杂特出,该镇独具特质的民间艺术“抡花”饰演诱骗了隔邻村民争相前来不雅看。
“抡花”是鱼台县鱼城镇中东北村的传统习惯文化,属于民间花会中的一档,在中东北村历史久远。因其专有的制作工艺和极具不雅赏性的视觉成果而经年累稔,最早不错追忆到清代康熙年间,那时是为了预祝来年五风十雨、五谷丰登、免于失火而祭祀“火神”。光阴流逝,期间变迁,这一武艺薪火接续,流传于今已有300多年。
“抡花”制作东要材料有锅铁、柴炭、花筒及饰演时所用的花架。锅铁需要将铸铁制成的锅用石碾轧成均匀的小碎屑;柴炭必须是桦木或柏木焖制而成;花筒用12号铁丝织成直径20-30厘米、高50厘米的圆筒;花架由1根直径为10-15厘米的木桩作念柱子,用长2.5米傍边的钢丝挂住花筒,中心轴用来动弹使花筒产生弘大的离心力向四周甩花,极具饰演性和不雅赏性。
“抡花”饰演须在夜晚进行智商达到最好视觉成果。饰演时,先逐渐动弹花架,使双方花筒内燃烧的柴炭产生离心力向四周甩溅铁花,跟着动弹的速率加多,花筒内温度升高,锅铁溶解、铁花飞溅,所有神色中央金花四射、流光溢彩,酿成一座后光交汇的光环,风景壮不雅。跟着速率的加速,金色的铁水被一层层地甩出来,酿成一圈圈后光交汇的光环,火烛银花,介意闪耀,声威磅礴,风景格外壮不雅,令东谈主咋舌。
动作一项喜庆吵杂的民间艺术饰演,“抡花”委用了当地村民对好意思化生存的虔敬祈愿,在缤纷璀璨的铁树银花中,东谈主们在心里许下新年的愿望。每年的元宵节晚上,该镇村民王人会网罗到中东北村文化广场,不雅看这场至极的习惯饰演,“红红火火的火光就像咱们红红火火的日子,抡花中的火越亮,预示着咱们来岁的日子越红火,这些年我每年元宵节王人会带孙子来看咱村的抡花!”中东北村66岁的老东谈主欢乐的说谈。